您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领导活动

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语言专业

发布时间:2024-11-26 15:40|栏目: 领导活动 |浏览次数:

  作者: 陈同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在读

关于学科本身

  本篇文章中的“英语”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学(05)”下,“外国语言文学类(0502)”中的“英语(050201)”专业。

  英专生经常会遇到亲朋这么问,“你不是学英语的吗,快帮我看看,这句话怎么翻译?”在大众眼里,英专生仿佛是一个人形传声筒和行走的翻译机器,甚至有人建议外国语学院不如交给新东方等培训机构托管,训练学生高效地通过语言考试。

  然而,往往为人忽略的是,英语专业不仅注重翻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还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英语语言、英语文学、英语翻译、区域与国别、英语文化、英语教学等各个领域的学习,这些领域各有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使得英语专业成为非常名副其实的“专”业。

  英语学科不仅是英语国家最古老的大学专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现代大学学科之一,1862年起,京师同文馆就开始培养外语人才。从诞生起,英语专业就是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代表。如今的英语专业依旧强调人文素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跨文化视野,经典的探讨问题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英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定翻译策略和英语教学法等。

  英语专业还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与当下的社会现象结合,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涉及的领域有:美国少数族裔的文学书写,疫情时代的危机书写,创伤艺术叙事治疗,法律语言学,人工智能和神经语言学,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影视字幕翻译,英国退欧三悖论,中国文化的英语传播等。还有很多具有深刻时代价值的新命题,有待对英语文字、文学和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开拓。

  总之,正如人民大学郭英剑教授所说,“外语专业是应用型与人文性并重的专业”。

学科的知识结构

  1、院校细分

  各我国几乎所有211高校都拥有英语专业本科学科点,可以粗略分成五类:外语类院校、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理工院校和其他专科类院校。

  外语类院校(如上外北外、不是211但高考分数很高的外交学院、广外和北语);

  综合大学外语系(如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大、上交、浙大、武大、厦大、中山、南开、山大等);

  师范院校外语系(如北师大、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湖南师大,这些学校可能在外国语学院和教育学院同时设有英语相关专业);

  其他专科类院校(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上财、中国政法、西南财经、中传、北邮、中国农业、北京林业、中医药大学等);

  理工院校外语系(同济、东南大学、北航、北理工、哈工大、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等)。

  这些院校的英语课程基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低年级的英专生学习基础课程;第二,高年级在细分方向后学习特色专业。英语技能是根本;专业领域是独特优势,两者不可偏废。

  2、基础课程

  一般情况下,英专生要先学习两年基础课程,训练“听说读写”各项英语技能。

  最具代表性的“基础英语”实际上是精读课,选取经典文本进行词汇、句法和篇章解读。这门课程学分系数最重,课时量最多,也最能拉绩点。与其他基础课不同,这门课程在大二还没结束,会进化成中高级英语,一直学到毕业。

  锻炼读写能力的课程还有泛读、语法、写作(包括记叙文、应用文和议论文)、报刊选读和英语国家概况等。写作课到的论证框架“topic sentence + illustration + example + conclusion”可以应付绝大多数考试,对写论文帮助也很大。

  《中式英语之鉴》和写作圣经Elements of Style是两本最经典的教材,Economist等外刊的表达方式也是老师经常提倡借鉴的。真正提升还是靠个人,靠自己天天写英文日记,看名著作品,积累个性化素材和表达方式。

  英语听说技能可以快速展现英专生英语能力,是最有用的英语技能。

  听说课程包括英语听力(分为中级和高级)、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演讲和英语辩论。英专生的很多同学是来自外国语高中的保送生,他们从小养成的口音比老师还纯正,演讲和辩论上早已有模有样。相比之下,自嘲为“小镇做题家”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自己起步较慢。这时候就需要自己下苦功夫弥补。从形式上纠正语音,模仿语流语调;从内容上学习思维框架,增强对各种辩论和演讲话题的积累。自己课后的反复练习最重要,课上主要用来纠正。

  翻译和口译的“译”综合性比较强,除了外语类院校,一般学校都安排在高年级学习。低年级的同学可以提前参加翻译工作坊等社团或者研讨课。早点起步练习翻译,对基础阶段的其他技能养成也很有帮助。中英双语的笔译是快速提升读写和词汇的最佳途径之一,口译的复述训练对听力和口语的提升也很关键。

  二外课程从大三开始学,一般都会开设日语、法语、德语,其他小语种可能也有。从零开始学习一门语言还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来适应的,大一大二事情相对比较少的时候可以早点起步。有些学校还开设了“英语+其他语言”的复语专业,例如,南师大英法复语专业要读5年本科,需要考取法语专八+英语专四证书。

  语言技能不进则退,英语专业始终要锤炼英语基础技能,这也占据了大量学习时间,难免会挤压细分专业的培养时间,因此要抓紧宝贵的时间提升英语基础,因为到了大三大四之后,英专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利用细分课程,培养独特的专业能力。

  3、专业细分课程

  理想状态下,大三大四的英专生已经能将英语作为工具为我所用,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新专业知识,成为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以下只介绍各类院校最具代表性的细分课程,现实中往往一个学校涵盖下列所有课程,只是师资和学习强度有所区别。

  外语类院校翻译课程多,师资力量强。很多授课老师是资深译员,配有同传箱等设备。除了基础的视译、交传和同传课,还有各种话题和场景的口笔译课程,如文学翻译、报刊翻译、影视翻译、翻译与技术、文学翻译、国学典籍翻译等。

  综合类大学更偏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会学系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开具如西方古代文明史、西方近现代文明史、英美社会与文化、英国思想史作品选读、美国思想史作品选读、学术写作等特色课程。这些课程需要阅读大量英文原著,写大量英文论文。上外的人文实验班和北外的国际组织学院,以培养符合国家战略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对这一块的要求也挺高的。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在高年级阶段提供文学课导论和语言学导论的课程,外语类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英专生甚至在低年级就开始接触。文学课的难点在于文学史框架、对作品的细读能力和文学术语的积累,语言学的难点在于概念比较枯燥和抽象。这两门课是英语语言文学的入门课程,对写毕业论文乃至继续深造都很有帮助,老师也会介绍文学和语言学两种不同的论文书写格式,主要分为MLA和APA格式。

  师范类院校的同学要求学习教学法,可能每周都需要录上课视频,来不断纠正和提升教学能力,同时也有去学校实习的硬性要求。师范类的同学不仅强调教学技能,而且对于英语发音、口语和演讲能力也很看重,一直都要学习。

  其他专科类院校也会发挥学校特色,设立跨学科课程。

  经济背景的央财、对外经贸、上财等为英专生开设经济学、营销学、金融学等课程。

  以法律见长的中国政法、西南财经政法开设法律语言学课程,中国政法卓越人才涉外班甚至专门培养律所和司法机关的人才。

  传媒方向的中传开设全球传播课。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提供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课程。

  理工院校的英语系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不过也具有特色。南航英语专业的民航业务方向,提供民航英语阅读、双语的航空客运与货运、航空运输市场学等课程。

  现在越来越多的英专生还要上编程课程。这些课程其实就是英语专业的各种交叉学科,可以成为英专生的特色专业。有学生对这些交叉学科钻研很深,可以拿辅修学位甚至正式学位。

  可以看出,国内大多数院校的英语专业前两年往往用于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年才开始专业分流,接触到特色专业的个性化学习,这些特色专业在大四秋招之前只有一年的储备时间,容易导致学艺不精。这就要求英专生先一步规划,提升竞争力。

英语专业的学习技巧

  在校期间,英语专业的同学基本有两种学习状态,分别以应试为导向和以应用目标,两者的重点不同。一个注重短期爆发,另一个注重长期提升;一个注重输入,另一个注重输出,一个注重效率,另一个注重持久性。两种状态交替,贯穿着英专生的大学四年,就像车轮一样推动着英专生的专业能力向前提升。

  1、以应试为目标:强调输出

  要想高分通过英语专业需要各类经历的考试,从小型的期中或期末测试,准备几个月的CATTI/四六级/专四/专八考试/雅思托福/各类英语竞赛,大到准备一年以上的英语论文/升学/英文工作面试等,都必须强制自己输出。

  输出一定是痛苦乃至自虐的,所以要强制。

  什么叫输出呢?听是为了说,读是为了写,所接触到的每一份英文听力或阅读材料都能经过内化吸收,再通过自己的方式“再生产”出来。这才能证明这份材料真的成为自己的了,日积月累,反复使用,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心情和时间都高度紧张的场景下,以本能的反应表达出来。

  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反复利用阅读、听力和翻译材料,听完了没有完事,还要强迫自己说,根据听力材料能复述,一方面强迫自己多听并且在听的时候捕捉主干而不是迷失在细节里,另一方面也将听力材料转化为口语材料,吸收思路和表达方式。

  这对于提升口译、口语、听力和词汇的效果都很显著,一举多得。阅读和翻译材料,看完和做完之后没有完事,还要坚持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实现原文的思路和表达也可以为我所有,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会促进深度阅读,会发现原来以为理解了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疑点,就会督促自己去搜索和解读潜在的盲点,扫清阅读障碍。

  比如说,曾有同学在阅读中遇到诗人Cavafy的“Ithaka”一诗,从中学到了奥德修十年归家路的典故,并且从中体会到了诗人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观点,就记下了这几句诗,

  “As you set out for Ithaka, hope your road is a long one, full of adventure, full of discovery...Hope your road is a long one. May there be many summer mornings”(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但愿你的道路漫长。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将阅读材料转化为写作材料,写作考试时可能让老师眼前一亮,取得了很高的分数。

  再比如,复述马金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可以同时用在口语、写作、翻译题型中。

  复述,无论是口头还是笔头,都能将接触到的材料发挥最大用处,是提升英语基础的最高效方法之一。练习复述的过程本身对于听力、阅读和词汇的积累提升也有很大益处。选择复述时要挑选最经典的听力或文章。另外,各种国家级考试,比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试题,作为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材料,本身也是练习复述的绝佳材料。

  除此之外,考试本身就是一种输出,激励个人最大程度调动知识技能储备,刺激浅层记忆转化成深层记忆。

  考试前,考生会回顾自己的积累,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在整理过程中运用内在逻辑,这就和走马观花式的浅层学习区分开来。长此以往,平日积累的素材通过理性构建将形成个性化、体系化的数据和材料库。

  考试是将数据库建造得更扎实的有效方法。除了必考的专四专八考试,英专生还可以在能力所及内,尽可能多参加各种考试,以考促学。比如含金量很高的韩素音翻译大赛、CATTI考试和外研社系列赛事(演讲、阅读、辩论、写作),加上各类本学院老师推荐的英语赛事,都是很值得尝试的。

  以CATTI为例,CATTI的二级才能达到找工作时的门槛,为了应对这个考试,首先要实打实地练习翻译材料,然后参考官方译文对照自己的译文,积累新的表达和翻译思路,之后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复述一遍材料,可以按照CATTI常考的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领域整理术语以及好的表达。考前再反复练习,考试中争取用出来。

  广大英专生要想通过考试,还要注意语法要好。

  不一定要看复杂的大学语法教材,应对高考英语的语法体系其实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语法现象,而且清晰简明。如果感觉语法基础不牢固,或者写作文总是出错,不妨找找高中英语老师整理的语法本,集中时间过一遍,达到能闭眼想象出“主谓宾定状补”各个部分强调的重点、勾勒出一个语法体系图的程度。

  同时找没练过的正规语法教材,从头到尾练一遍习题,错题再对照语法本,还不明白的地方请教老师搞懂,搞一个纠错本,之后有疑惑的地方再回头看看。反复对照下来,语法问题不大,甚至足以应对专四语法题,也可以迅速提升阅卷老师或者面试官的第一印象。

  这里有几个有助于提升英文精准度的有用网站和APP:

  ①词典:查英文单词:剑桥在线词典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查中文单词如何说成英文:“Pleco” app。注意,不要使用英文单词——中文释义直接对应的词典,因为光记住汉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如记一下英文辞典如何用英文解释这个单词的,提高复述能力,建立同义词或反义词的词汇链,以及背例句甚至段落。

  ②翻译相关网站。输出英文,查英文有没有这类说法,可以使用语料库和搭配网站https://skell.sketchengine.eu/#home?lang=en; 输出中文,查汉语和英文的平行语料库https://cn.linguee.com/. ③语法检查:https://www.grammarly.com/(可以下载客户端,插入word自动识别)。

  2、以应用为目标,强调输入

  以考试为目标是枯燥的学习,对于快速提升英语基础很有效,不过考试不是终点,要想真正地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甚至达到母语级别,光靠优异的考试成绩远远不够。

  很多同学去外企上班,得到的评价是语言技能不错,但缺少跨文化知识。语言的背后毕竟是文化,对文化有深入充分的了解,才能和母语者在一个频道上,有效合作,深入沟通,实现应用语言的目的。这种应用思维也是大学和高中英语最大的区别之一。

  为面向应用学习英语,首先应该扩充知识面。

  要有意识地广泛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背景,不能任凭偏好发展,防止视角狭窄。从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来了解文化当然是有帮助的,但某一类、尤其是有连续剧情的影视作品切口较小,不利于形成广博的知识背景。跳脱开来,才能打开眼界。

  比如,喜欢看美国的老友记/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之类的情景喜剧,不妨再看看英国的糟糕的历史/九号秘事/疯城记等黑色喜剧,从美国的流行文化到英国的众生百态。从英美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加勒比国家/非洲/印度等说英语的国家,各种国家各种时期的电影,悬疑风哥特风浪漫风简洁风等等,都要体验一遍。

  除了电影,音乐剧,新闻,评论,演讲,访谈和综艺都要听一听,全方位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艺术、地理、建筑、体育、音乐的历史与现状。从英国议会在辩论什么话题,到餐桌上在吃什么食物,都要知道。

  省力小技巧是上知网看英语文学类的C刊论文,如《当代外国文学》《比较文学研究》等等,其中的论文都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最有价值、最和当下相关的外国文化。

  另外一个英专生经常被吐槽的点在于,对中国文化自身的不足,毕竟我们是双向的文化交流,首先了解中国文化,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理想的英专生通百艺而专一长,不光专门领域重要,通过量大面广的积累“通百家”也很关键。

  其次,还需要打造一个沉浸式的英语环境,假装自己是母语者。

  学习英语文化其实是学习英文思维习惯,先用中文想一遍再翻译成英文,可能会在面对外国友人时思索半天甚至哑口无言;直接把英文融入生活中,用英文指导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才能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

  大部分英专生也许没有出国的机会,但是手头的资源其实已经很丰富。早上起床,就可以用英文自问自答,比如早饭吃什么;睡觉前或洗澡时,用英文和自己对话,做一天的总结。和自己对话的过程中,尽量用自己会的词汇,关注语流是否流畅自然。

  感觉自觉性不够的同学可以上淘宝去找一对一英语外教,有一大堆价格很低的选择,天天不间断地说一个小时,相比之下,校园里的英语角并不推荐,因为人数太多容易划水。有老师建议英专生放假回家时,开着和自己听力水平适配的地道英文录音,有空就放,干其他事情时当做背景音乐,睡觉时做梦时都在听,累计达到300个小时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说英语的感觉。总之,用各种方式打造一个沉浸式的说英文、听英文的环境,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

  再次,发挥兴趣的作用。

  英语学习不是死板的,是可以为生活带来快乐的,这也是一种应用价值。喜欢英国摇滚,学唱英文歌,英语语音和文化背景会提升。据说某外国语高中要求学生模仿音乐剧“汉密尔顿”,包括其中的说唱环节,作为作业,这对英文发音技巧和语速的锤炼可想而知。

  上外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创办了“Melodyc2e”这个公众号,来改编中文歌曲,翻译歌词,制作维持在高水准。校园里还有歌剧社团,很多活跃成员的英文发音都能达到母语水平。还有同学是哈迷,于是把几十万字的英文原版书读了好多遍,不光提升了文化背景,也提升了读写能力。喜欢某个领域,比如足球篮球或者美妆,可以看相关英文直播,积累这个领域的术语。

  以兴趣为目的进行探索,都是突破英文学习瓶颈期的推动力。以考试为目的和以应用为目的学习状态是宽度和深度的结合,两种状态的切换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和升学或者就业规划相结合。

就业前景

  1、对口就业岗位

  英专生的对口就业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

  国际组织和国家部委的翻译岗等体制内的高薪翻译岗位。

  此类具有高薪+稳定的双重优势。联合国公务员年薪65万,其他国际组织、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的翻译待遇也很好。同时选拔要求高,需要演讲+口译+特色专业+跨文化视野多方面的高水准,一个短板都不行,一般的学校是没有办法提供这种训练条件的,一般的学生也没有办法承受为此付出的时间成本。能选上的往往都是顶尖大学或者顶尖外语院校里的佼佼者。另外外交学院虽然不是211,但也享有“外交人才摇篮”的声誉。各省市的外事办等单位也会发布名额不多的英语翻译岗位。

  资深自由译者。圈内认可的译员人数非常少,据说同传译员只有300人左右,人工智能更是淘汰低资质译员,增加了行业内部差距。

  虽然对出身的要求并没有前一类那么高,但经过筛选留下的资深译者一定拥有过硬的翻译能力+行业经验+专业领域。翻译方向的选择也很重要,目前比较可观的是医学方向。很多资深译者都是从公司内部翻译(in-house translator)做起,积累经验和人脉。达到高水平后时薪上千,有名气后还可以做培训,比如和高校合作。存在的风险是疫情后国际会议需求不稳定+面临其他专业(如医学生也可以做医学翻译)的竞争+高翻名校硕士的竞争。

  英语教师。高薪译者对于大多数人只是神话,英语教学才是广大英专生更现实的选择。

  疫情过后,几乎所有的英专生都会考教师资格证书。教师岗位包括高校/大专院校/小初高/幼儿教师/兴趣班/培训机构,公立私立,职高/国际学校。

  师范院校的英专生成熟并且有实习经历,在教师岗位上自然很受青睐。华师大在上海的认可度就很高,经常进入重点中学。顶尖大学如C9的英专生也很受欢迎。

  来自外语院校、理工科院校以及其他专科类院校的毕业生优势小一点,但也有机会,最近就有不少同学在广东省找到年薪20-30万的工作。还有一些同学考取了对外汉语教学证书,可以作为兼职乃至正式工作。

  其他对口岗位:

  技术写作需求较大,而且有新兴优势,待遇不错。擅长数据库处理、神经语言学或认知语言学的英专生,还可以关注科大讯飞和华为等企业的语言工程师需求。

  除此之外,英专生可以在出版行业发挥所长。大型出版社环境,如外教社,外研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具有人文氛围,工资一般过万,据说业绩好的话甚至数万,但是如今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新成立的教辅出版社可能机会多一些。

  英专生还可以去翻译公司或中小型企业做公司内部翻译(inhouse translator),月薪一般不到1万,但可以积累经验。公司内的翻译往往要承担其他业务,看重的不是翻译效果本身,而是翻译带来的整体收益。还有兼职家教和翻译灵活等就业方式。

  2、跨专业就业

  英专生经常跨专业就业,作为“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业,甚至接近半数的英专生从事的工作已经与英语完全无关。

  不少同学去了大厂,如快消等互联网行业的运营和销售岗位。这类岗位要求一定的英语技能,不过更看重金融、传媒和法律等方面的专业能力。阿里/字节/华为/腾讯/网易/联合利华每年都招收顶尖985或专业特色学校的英专生。大厂看重顶尖985同学的发展潜力,具体可以参考浙大外院孟羽童的发展路线。

  专业特色类院校也很有优势,中国政法、中央财经、对外经贸、上财、中国政法、西南财经政法、乃至不是211的华东政法,这类学校由于有专业优势,去顶尖企业、顶薪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和律所的毕业生也大有人在。

  疫情之后考公竞争越来越激烈,总体上对于英语专业并不友好,因为岗位选择有限,而且无法体现外语专长。不过985大学的选调名额多一些,是一个比较大的优势。另外,国际关系学院虽然不是211,但是有很多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去了海关部门做公务员。

  博物馆、高校和其他机关的文秘、辅导员和行政人员,这些编制也是英专生比较心仪的去处,还可以和公务员同时报考。一些银行、央企和国企也有事业编,每年都有人去。

  3、英语专业的就业规划

  如果将英语专业的就业分为以下四档,得到的就业趋势相应如下:

  T1: A组:清北+华五+特色学校(外语:北外+上外,金融:央财+上财+对外经贸,法律:政法)B组:其余985

  T2:发达地区211

  T3:欠发达地区211

  T4:A组:有推免资格的双非(共200多所)B组:其余本科院校

  在目前背景下,人工智能、海归增加以及公共英语发展淘汰了低资质的英专生,导致T1档的A组和B组+T2的差距越来越大。

  2.T2同学,出现了考教师岗位的热潮。

  3.T3-T4同学找8千到1万月薪的工作,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T1:T1档中的A组依旧占据了最好的岗位,凭借严格的专业训练或者学校特色培养的跨专业能力,能够发挥核心竞争力,获得国际组织等高薪岗位,或进入工资较高的大厂和外企,收入不如法律和金融(自由译者或者国际组织的翻译岗位薪资代表了最高水准,年薪五六十万,只是神话般的存在,要T1中的佼佼者才能获得;进入大厂的英专生一般不是核心部门,年薪二三十万),但和T1B、T2组的英专生差距越拉越大。

  T2:公共英语教育发展、海归急剧增加、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拉大了顶尖985+特色学校和一般985+发达地区的211两类英专生的差距。第二档的英专生失去了传统的优势,反而没有其他专业英语好的同学有竞争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而且这些学校的考公考研优势反而不如T3和T4的学生,因为T3和T4的学生更有危机意识,而且学校对考公考研更重视。加上疫情之后对稳定的追求,越来越多的T2学生倾向教师岗位,因为相对而言,教师岗位还能稍微体现一点学历优势,掀起了考教师资格证和去实习的热潮。其中师范学校的同学优势更大一些,广州的学校待遇好一些,有2二三十万。

  T3-T4:越来越多的T2学生只能找到无编制、月薪8-10K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压了T3-T4的岗位。不过总体上,英语技能应用面广,英专生的优势在T3-T4档学校依然明显。中小型金融/外贸/媒体/互联网公司等各种岗位,从项目经理到个人助理,从销售到HR,从美妆到药品,从航空公司到汽车制造,从服装业到食品,找一份8千-1万左右的工作应该不难。

  为了更好地就业,英专生可以做以下规划:

  多实习:首先通过实习找一个大致的职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能够和兴趣、能力相匹配;其次,很多英专生通过实习,培养能力,能够弥补学校背景不足的劣势,有的英语专业同学虽然来自普通211,但在上汽实习后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收到年薪30万的offer。

  辅修学位:通过辅修培养跨专业能力,甚至可以跨校上课,英专生通常辅修的学位包括新闻、法律、金融等。

  多考证:如专四专八/CATTI/BEC/托业/雅思托福/教师资格证,视自己的职业方向而选择必要的+加分的证书。

  多参加竞赛:企业领导力和挑战者杯之类的竞赛对就业很有帮助。

  多参加项目:有一位去了汉莎航空的英专学姐参与一个大学生项目,改进航空公司的网站翻译,就吸引了面试官兴趣,拿到了汉莎航空的offer。暑期实践项目也可以利用起来。

升学前景

  1、基本升学情况

  英专生的升学率往往接近半数,有些学校甚至更高。一方面学历贬值严重,同时国内外可选择的读研专业也比较多,所以是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升学的。鉴于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想升学的同学可以先冲一冲保研名额,所以高考填报志愿时,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学校保研名额多不多。一进入大学,就可以留意学院的保研政策,比如是不是包括绩点/专四/竞赛/论文/大创项目各项加分,早早开始准备。一般来说,外研社的三大竞赛(演讲,写作,阅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韩素音翻译大赛等比赛对于保研很有帮助。

  如果要将升学去处分几个档次,北外、上外以及顶尖985的英专生可以排第一档,经常会申请到常青藤和清北。师范类和文科类的211的升学氛围也比较好,经常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其他学校的优秀英专业生也有机会进入这些顶尖名校,相当比例的同学至少能进入第一档的学校读研。报考和本科同一城市的院校,会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英专生升学时的选择很多。本专业读研的选择分为专硕和学硕。专硕主要是分为笔译硕士MTI和口译硕士MI的翻译专硕。越来越多的学校招收翻译专硕,也导致了英语专硕供大于求,其中比较保证质量的是北外和上外高翻学院。上外高翻被誉为“亚洲第一高翻”,会议口译(CI)专业单独招生,一年只招个位数的同学,和欧盟联合培养。北外的国际组织也是联合培养,考核要求写论文+演讲辩论+英法双语测试。考上国际组织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顶尖综合类或外语类院校,另外南师大英法复语专业的同学也经常被录取。国外最有名的是蒙特雷翻译学院和巴斯大学的翻译专业。

  学硕包括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化等各个方向。如果计划读英语方向博士,本科就读于有英语博士点的大学,将来更有优势一些。英语硕士大部分还是选择就业,很多人的规划是“英语本科+跨专业读研”,比如去法律/新传/金融/区域国别读一个硕士,就有了复合型优势,甚至有英专生获得人工智能硕士的offer(这位英专生高中是学理科的)。

  2、面向升学的规划

  首先是保研。

  211学校的保研名额比较可观,有研究生院的学校保研比例在15%以上。相比考研,保研的优势在于可同时报考多个学校而且录取概率大,所以沉没成本低。要保研的话,大一就要关注学院具体政策,在绩点/专四/竞赛/论文/大创项目/德育分等各方面都做好准备。

  正式的保研从大三的5-6月就拉开序幕,暑期夏令营(不是暑期游玩的“夏令营”,而是入学考试的委婉说法)会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发通知,9月还有一批推免考试。夏令营和九推的名额是随机波动的,极端的情况下是夏令营录满了,九月就不录了。每个学校的报名要求和截止时间都不同,一般都要求学院盖公章,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写推荐信,同时进行网上报名(缴费完成才算报名成功!)和纸质材料的寄送,需要别人参与的地方一定要留好时间上的提前量。

  报名就像投简历,报名时就会淘汰一批同学。

  进不了考核的问题可能是:绩点排名不靠前(对于普通211的考生,很多院校只接受专业排名前两名的同学报名),学校专业不强(同学不是来自985或双一流学科),履历不过关,以及报名态度不认真等等(报名时尽量把材料做得精美一点,可以加上校徽水印等设计,体现诚心的态度)。

  获得考试资格后参与笔试和面试。英语和理工科不同,一般不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考试的准备书目可参考该校考研书目,题型也很像,一般包括英语基础和专业方向。保研时间比较早,知识点比考研粗糙一些,在考场上要有信心,最大程度展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如果还有老师来做专业讲座,那么要多和老师互动,提些有见解的问题。

  然后是考研。

  首先,不断提升英语基础水平,尤其是写作和口语(见2.3部分的“以应试为目标的状态强调输出”)。英语基础不仅是硕士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有些学校如上外的英语语言文学初试只考英语能力,进了复试之后才考专业课),而且专业课也都要求英文作答,面试时的英语表达更是直接影响印象分,所以强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增色不少。

  其次,专业方向的准备。①早点选择一个方向。英语本专业的考研三大类,专硕,学硕以及跨专业方向三个类别,里头还有各类方向可供选择。考研和保研不一样,选择要慎重,既要结合兴趣,也要结合能力,最好找任课老师和考上的学姐学长聊聊自己的情况,获得具体建议。②确定目标后,准备好专业书。通过上课、看视频、做题、整理、复述等各种方式,按照从主干到细节的顺序,把书的内容吃透。考前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除了做真题外,多看报考学校老师的讲座和论文,因为对方很可能是考研的出题人和阅卷人。另外政治课也要保证过线。③面试前,再熟悉一下自己考笔试时整理的模板,外加准备体现科研潜质的经历和体现专业素养的阅读书目,多练练口语。

  最后是出国。

  出国读英语专业有很多选择,除了英美以及英联邦国家,还可以考虑香港或者新加坡。除了本科毕业后可以直接申请出国,还可以通过硕士期间交换,很多国内学校都有和国外大学的合作项目,可以在三年时间内取得硕士双学位。

  准备过程主要是尽早准备好语言成绩,不要完全依靠留学中介,外加多选几个学校和专业,多几个备选,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梯队,综合排名高的学校和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分别试一试。推荐信比国内更重要,要找老师好好写,个人陈述反复修改,写成地道且有个人亮点的英文。关于奖学金,注意留基委的截止时间。在国外读研的英专生回国找工作的优势可能不如其他海归强,但有一个好处是便于申请国外的博士。

  英语专业的硕士要探讨一些比较抽象的语言问题和文化现象,老师也是半放养的比较多,尊重个人界限,鼓励独立选题和创新意识,这也意味着要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收集资料和反复修改论文,心理意义上容易处于隔绝的状态,外加就业面比较广,大部分英专生硕士毕业后不会再选择读博。如果读博的决心坚决,尽量在报考硕士时选择有英语博士点的院校。本科时有空的话,可以试试做项目和参加论坛,提前适应学术节奏。

一些建议

  大家经常诟病英专生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网上甚至出现了英专生自救指南。

  随着公共英语教育的发展,英专生确实应该有危机意识,但也不必妄自菲薄。实际上,英专生也是有专业优势的,如沟通表达能力(包括口头和笔头)+人文素养+特色专业的复合能力,关键在于能不能发挥出来。

  同时,英专生的就业面很广,包括但不限于中小型金融/外贸/媒体/互联网公司等各种岗位,从项目经理到个人助理,从销售到HR,从美妆到药品,从航空公司到汽车制造,从服装业到食品,各行各业其实都有需求。另外,学校的地理位置对于就业的影响也挺大的,一线城市的机会相对更多。

  学校背景不那么占优势的英专生,可以通过实习和证书来弥补。很多英专生虽然来自普通211,但自身能力强,也能进入大厂,有同学在上汽实习后就收到了年薪30万的offer。证书,如专四专八/CATTI/BEC/托业/教资/雅思托福可能属于考了没啥用,但不考很尴尬的类型。关键的不是证书本身,而是从中锻炼的能力,应视目标岗位和行业需求备考。

  就氛围来说,外语院校、专科学校、理工科院校更偏就业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的更偏重升学一些。当然现在的趋势是,即使就业,对于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一线城市的中学英语老师都是硕士以上的标配。

Copyright © 2002-2021 九游会官方新闻发布中心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电话:020-888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备案号:额ICP备31231234号
网站地图 

平台注册入口